万万没想到直直文艺复兴带给我一个副作用(?)就是彻底戒掉了微博。其实算起来算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搞莉莉的时候我的暴论发言就主要转移到长毛象上面去了,还留着微博主要是没事看看几个有才的博主说怪话,可能兼有点卖安利的作用——但其实我只看特定分组的微博也差不多有个两三年了,也就是说本来微博上信息流对我的吸引力就在降低,现在只不过是降到了我不需要的范围了而已。
回来搞直后已经有个把月没怎么打开过微博,因为匿名区的话不可能上微博说嘛,所以各种废话的大本营转移到了Misskey上,Misskey的特性决定了基本上只有亲友自嗨,而且可以专注自己的信息茧房不会被大量的“观点”剥夺注意力。可以说我文手生涯里除了高中那段时间,再没有比现在更有创作热情的时期了,每天不是在给别家造谣就是在造自己家的谣——这么一想,高中刚好也是我第一次入直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循环了。卸载微博后空出来的大量的时间都用于造谣爬格子,人一下就快乐了很多……
虽然我感觉直这波文艺复兴可能加在一起不到十个人,但以谣传谣以饭传饭的连锁效应真的过于明显了……以至于显得特别复兴(虽然我本人也算以谣传谣的中间环节)。
友说粮多了感谢菩萨鱼,我反而想说,以谣传谣以饭传饭真的比一个人做饭开心……单机太久了都有点忘了做饭分饭的快乐,我才是感谢所有安科的造谣的开楼的陪聊的鱼!久违地找回了最开始搞同人那段时期单纯的快乐!现在口嗨造谣做饭就是我无聊生活里最大的快乐!证明了一个古老的真理:劳动最光荣!!
正所谓:要创造同人女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甚至尝试了一些以前从来没试过的题材——相对来说我自己基本上都是写原作向的啦,偶尔会摸点老本行(?)的民国AU,但其他AU就基本没试过了。但直解解们大家舞武侠的时候实在是太日人了,就好像剑客吟诗楼,少天“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小别“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谁不心动呢!对不对!剑客就是要搞点武侠AU!(虽然我没搞这几位剑客,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我:我真的很服直解们,这是真正的粮性循环。
老鲤鱼:那我家肯定就是饿性循环了。
笑得我……
短时间写了相对大量的字数以后才意识到一个事情,蒋峰和畀愚给我的影响是太大了……我自己写文的时候,轻佻冷峻不留情的部分特别像蒋峰,沉着晦涩的部分又很明显有畀愚的影响,而且不管什么题材都是这个调调,想改也无从改起。跟昭昭说起来的时候,昭昭也同意我行文实在是很像蒋峰……不过蒋峰那种冷不丁横出一笔的冷刀我目前还学不会就是了,人和人的水平差距可能就在这里。
我本人倒是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可能因为这几年对写文的看法变了很多。关注这个博客比较久的读者可能依稀能记得17年左右的时候我还是有一种很深的执念,叫“文章一定要承载一些重要的问题”;但现在我完全不觉得这是个事儿,可能那个时候对我来说“生活”的范畴相对窄一些,所以爬格子这个活动是为数不多的承担了自我宣泄功能的渠道,就“显得”很重要。但参加工作——或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是学会爱人——后,“生活”更大了,有更多更丰富的东西,爬格子不再需要承担那么至关重要的功能,退到了一个习惯和轻松的爱好的位置(所以前年开始我有一部分精力放到了翻译工作上,现在在我眼里两者没什么区别,都是快乐自己的活动),就算哪天彻底不写了,我也觉得不怎么遗憾。
没事干的时候又去轻文重新测了一下16型作者人格——当然我一直觉得类MBTI这种东西就是当代互联网算命,怎么说都是你有道理,不过反正没什么危害,出于一些社交娱乐测测无伤大雅——发现相对几年前好像还真有不小的变化,几年前依稀记得我被归类在了:
不一定跑得很快,但眼神和思路往往无比尖锐,总是往自己和每个读者的内心里挖,不是爱的战士就是“爱的战士”。
立足现实,认真,叙述,重视问题。
往往有着非常强韧的心智、写作意志和战斗力,SNCR型的创作者习惯于将小说视作对现实的隐喻的复合,他们非常执着于利用小说中达成某些非常复杂的意图,这种意图不一定总是外显的,而且记者型写手不一定在生活中也秉持这种习惯,所以他们不容易被准确的识别,但是他们创作的小说的气氛一般是最严肃、不容置喙的那一类。
SNCR型写手是矫情的、虚幻的、虚张声势的泡影的杀手,他们从不反对虚构,但能轻易识别出这些内容的根基,并绝对拒绝那些缺乏现实根基的幻想。记者型写手能观察包括自己的想法在内的一切内容,仔细分析它们和现实之间的映射关系,分析关系中的问题,并构造情景实现之。SNCR的作品的完善程度和深刻程度使得他们非常容易赢得他人的尊敬,但从叫好到叫座之间可能还需要一些机遇,好正好遇上主流受众的电波。
这两天重新测,现在的我被归到了这个分类里:
想到什么写什么,比起劳神费力地表达什么深刻主题更在意能否让人开心,不拘泥于细节,只要能把故事讲清楚就好。
立足现实,讽喻,叙述,重视情怀。
对于小说的态度显得相对自在而随意,习惯于将小说视作用于传达感受的手段中稀松平常的一种。INER型写手的创作常常源于直接的感觉、冲动,很少,或是不擅长对这种感觉施以费力的精加工。文章显自然不显雕琢,常带一些使人感觉轻松的恶趣味是神仙型写手的一般印象。
神仙型写手不会过分地在小说的虚构性与真实性之间划分界限站队,不过他们一般更乐意安于直接反映那些与自己和读者的生活相贴切的东西。他们很看重文字所能传达出的自己独特的感觉,尽管主旨也很重要,但为了主旨而牺牲掉乐趣对于INER来说是不值当的,又或者,他们往往会有意地将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和主旨融在一起,以便能进行更自由的发挥。INER型的创作者不常厌恶严肃的作品,但他们常对其作出一些偏门的解构,以至于很难与主流的严肃观点合流,因此,尽管很少会有人讨厌INER型作者的作品,但和他们进行相关的讨论会显得有些吃力。
其他不好说,但心态上归类得我觉得大致是正确的,现在我自己写文就是比起一定要深入一些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有意思。就像我写《春日迟》的时候一开始没多想,但写完以后觉得方锐那句“我问过老林了,张佳乐喝醉的时候亲口承认过,他们繁花血景是靠爱情打出来的操作,难道你们双鬼拍阵不是?”写出来怎么看怎么可乐,那就OK,这文在我这过得去,不算废纸了。
仔细一想我早年写得磕磕绊绊成活率不高是不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写啥都觉得是废纸……虽然不能说要求高是坏事,但我现在觉得,搞同人的乐趣之一,可能就在于不管写得好不好都能写。能写是最重要的。
跑题了(原来还有题!)回来说清微博的事情。大致就是因为使用率不高所以把微博清空了。以前也清过一次,清掉了2011-2013年左右的微博,因为大伙都知道那个时候微博基本上跟校内差不多互关都是前后桌同学同寝室室友……大伙都是实名上网,问题太大了,所以清掉了一批跟个人身份信息关联很紧密的时期的微博,所以本来我也只剩下了2014年后的微博,但还是很多,动手清理之前大概是1.7万条的样子,在知乎找了个脚本开始清,清了大概两天清空了。
首先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17年以前的我性格跟现在差别真是大,究竟是因为带社团(是说虫网)带久了让我从混世魔王方士谦转型成了单亲奶爸王杰希还是因为人活久了总会变成老油条……
另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是:微博真他妈是个巨型赛博坟场啊……
2016年前我所有的转发微博,原博无一幸存,不是夸张,我是挂着脚本看着它一条条删除的,真的一条幸存下来的原博(除了我自己的)都没有,不管是机构号(有一些看转发我明显看得出来应该是机构号)还是个人号(弗兰老师,你究竟没了多少个号)无一幸存,还有一部分应该是因为博主设置了半年可见,也整个没有了。
如果只是零零落落地有几篇原博消失,甚至消失幸存比能达到8比2我都觉得蛮正常的,无非互联网发展迭代得过猛了一些,但我一年转发少说上千条,一条都没剩下,还是让我多少有一点震惊的……2017年后零零散散有一些存活的,不多,感觉不超过十条,也就2019年后的转发算比较正常。
我现在真实觉得微博跟你吵架的搞不好是机器人,真就一个大坟场。
微博虽然清空了,不过号还正常留着,也没有停用。毕竟我也不是那种会昭告天下我退出××平台的人,而且也没打算“退出”——毕竟至少没事看看小起讲男男女女爱情笑话也是我生活的乐趣之一(小起:你礼貌吗)我一直觉得“戒断”什么东西并不是卸载或者销号什么的,最自然的状态还是对此不感兴趣了,感觉我差不多已经对微博失去了兴趣,就算APP没卸载也只会跟信用卡APP一样一个月打开个一次半次,那销不销号还重要吗?
不过以往习惯点开微博刷刷的时间,现在我会意识到微博没了转而点开文档造谣两句,想来也算造福千万家了。
微博我就在2013年考研那会儿完了俩月,那会子是公知和自由派的天下。我也跟何没头没脑地追踪过“真理”和“真相”。虽然玩,但几乎不发,也没有人关注我。不想你的过去发微博是如此的勤快,感觉你还是很有表达欲并且也很有思想热情的一个人。说实在的,还是很欣赏你对博客写作的态度的,很有性格。我看你博文时,经常会想你写paper的调调会咋样的😁
@mkyos 我发微博一百条里面九十五条是论述我的CP定然有染……(梗住),你看我在博客整理的屁话LOG就知道是什么风格了
写paper那当然是老老实实背景方法分析结论,还能怎么写,我是个理科……
@古川政良 所以我的真实疑惑是,我如果在业余也以这种风格写作,很难在写论文时避免这种风格,毕竟写论文实在太难了。我能力小,一直努力在任何写作场景中都保持一种风格。
@mkyos 八股文就套八股文就好了,文随题材动嘛,高中写作文的时候实不相瞒老师都说我写得像党报社论(当时确实研究过社论怎么写
这是好事啊良良 一切用户过亿的社交软件都应当远离
@闲琴 那倒也不必这么严格……!只要不成瘾我觉得就可以,不过当代人对信息流的需求本身就很容易成瘾就是了,感谢有才的直解解们让我戒断(喂
虽然但是确实感觉逐渐淡出微博两个月后身心健康了很多(。就、有时候看一些网友日常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地到处掐架时会疑惑这些人都不用上班上学吃饭睡觉的吗(不过有人或许真的不用(。就、会感觉刷信息流除了会让自己焦虑之外没什么太大用处,与其走马观花地扫过万家灯火还不如静下心来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刷信息流空出来的时间吃粮产粮干饭睡觉干啥不好(。
不过感觉同人创作也逐渐地变得复杂了。最开始好像只是大家想给喜欢的作品创造点什么,然后大家一起写写画画嘻嘻哈哈,同人圈也好社团也好都是这种感觉。后来人多了就搞出一堆圈管圈规圈内共识挂人吵架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反而让人觉得没意思了。就、有时候在参与社群这件事上自己还是会有点矛盾的,社群中成员少的时候自己会希望寻找同好一起交流,但社群中人变多变杂后又会被吵走(。不过自己搞同人的重心一直都是为自己喜欢的主题创作一点能让自己快乐的东西,社交什么的一直都不是重点。
话说回来良清微博之后虫网是不是变成只有群的地下组织(?)了(因为以前的公开互动好像主要是在果壳小组、百度贴吧和微博,现在前两个平台基本凉透了,微博账号好像也不剩多少内容了(手动笑哭
以及好想注册Misskey啊,看起来是很有趣的平台w 现在我还在玩的各种平台不是人太多观点太吵就是有三次元老师同学亲友,总之都不太适合一个人安静地发疯(?但是有时候还是想找一个能单纯地与亲友们聊天的地方_(:з」∠)_
@Iris 我明明说过这届CP的营业工作交个湘湘了,湘湘不是还有微博吗,怎么你对我们虫网大总管湘湘独领微博有什么意见吗!(。)Misskey有可以公开注册的中文实例啊比如猫屋,而且跟Mastodon实例也是互通的啊都走ActivityPub协议,找个开放注册的Mastodon或者Pleroma实例也一样的(我选Misskey只是因为Misskey的MFM功能花里胡哨的很适合我……)
同感楼上,微博首页刷一刷既浪费生命又感染戾气……
所以我现在对微博的定位非常清晰:快乐单机的负能量垃圾桶(听起来好像有点矛盾…)
要不是有ui好看的第三方客户端才不会留着它🙅🏻
@潯 微博要单机比较难毕竟会有广场巡逻(……)Mastodon你值得拥有(当然我更喜欢Misskey,MFM多好玩)
@古川政良 Mastodon用上了!其实就是之前在太太你这发现了呜喵再到呜呜再发现Mastodon这个好东西…(暴露偷窥行为了)Misskey界面我觉得更好看但是不知道上哪找开放的人比较多我混进去不会太奇怪的站……甚至大胆地想过要不要自己学着搭一个自嗨(当然只是做梦我不可能有那个技术。。)
话说广场巡逻确实可怕……自从知道巡逻这种行为后我发博都不敢指名道姓流量们(虽然我和他们基本也不会有交集)但是前阵子吐槽快递都被客服私信找上来了,还有人给我评论为快递说好话(大概水军)就很让人起鸡皮疙瘩...[害怕.jpg]
@潯 有开放注册的Misskey实例呀,比如猫屋(neko.ci)搭好像也不难,因为有一批国人在做手册的汉化工作(。)Misskey最好玩的还是MFM功能,就很实用也很花哨,我发癫最爱
@古川政良 用上了!Misskey的界面真是美丽333
(昨天回复一直提示post is now allowed to post comment不知道今天好了没……)
话说问下太太表格写法是咋样的啊……table外那个div class=“table-overflow”是咋套上去的ORZ,我的就没有,于是表格都没样式……
@潯 没载入JQuery,js没生效,你在index.jade里的+h.load('/template/style.scss')下面下一行+h.load('jquery')
@古川政良 弄好了!谢谢333
我今年3月份申请注销了微博,它提示必须把新浪邮箱也一起注销。好嘞,那就一起注销吧!顺便把所有涉及到新浪邮箱的账号也全部换掉了
@沉舟侧畔 注销层层障碍,而且我搞不好以后还要用所以就账号保留只删内容()
2018年以前的微博不是没了,是网页版强制屏蔽了个人主页中所有非本人发布的内容(显示为博主设置不可见),除了PC版个人主页以外,其他所有页面和版本都能看到。大概就今年年初什么时候偷偷改的。
@lanee 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