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采访原文】「レヴュースタァライト」放送打ち上げロングインタビュー前編 - アキバ総研
【原文发表时间】2018.11.29
【翻译】TheDaedalusClub
【Beta】古川政良
【校对】猫爷暗仔
【鸣谢】欲火不死鸟、白兰地的红茶
转载请联系本博
《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是一部音乐剧与动画交织展开的新感觉娱乐作品。
怀抱着各种各样的梦与愿望,以“Star”为目标而来到名门音乐学院的9位少女,某一天突然收到了神秘的邀请邮件。以这封邮件为契机,少女们气势恢宏的擂台战于此开幕。
2018年7月至9月TV动画播出,而不久前,舞台剧《少女☆歌剧Revue Starlight - The Live- #2 Transition》也刚刚上演。本作的特色之一,是以动画和音乐剧为中心展开的“二层展开式少女歌剧”,9位主演既是动画声优,同时也是音乐剧演员。
在顺利结束放送的TV版中,细致刻画了少女们的心情与关系的故事,以及在放送中盘揭晓的反转剧情,都成为了大热话题。此外,以音乐配合画面制作的“Film Scoring(影片配乐)”方式创作出的Revue场景也是本作的一大看点。
而创造出本作的原案小组之核心,就是本次采访登场的3名主创:担任TV动画导演的古川知宏老师、担任系列构成和全片剧本的樋口达人老师和担任动画全部歌曲词作和戏剧剧本作者的中村彼方女士。对三位主创的采访,就在动画放送结束后的此刻分为前后两篇为大家送上。
由知晓《Revue Starlight》之一切的成员讲述的制作秘闻,敬请关注!
古川 非常感谢。
古川 是这样吗?可是首先,大家不是都喜欢东京塔的吗!
古川 虽然最近谈到塔的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东京天空树(TOKYO SKYTREE)的画面,但就我自己的感觉而言,天空树还没到在日本人中家喻户晓的程度。果然不被怪兽做点什么的话是无法刻进日本人的心里的。
不被魔斯拉(Mothra)在上面筑巢的话是不行的。《新·哥斯拉》里天空树不也被无视了吗?对我而言,天空树是基于季节和节日活动进行照明的建筑物,所以在设计意象的时候对它的印象纷繁复杂,不那么好把握。最开始“以‘塔’的作为核心意象”这个想法浮现在心中的时候,我就觉得对于出生于昭和、在平成个位数年代度过青春的人来说,最佳选择就是东京塔了。红色的设计非常简洁明快,即使只看到红色的塔尖骨架,也会给人以“啊,这是东京塔”的强烈印象,动画化是一个夸张化、特征化的过程,所以东京塔很容易就能成为核心意象。
樋口 从剧本的角度而言,这里是12年前华恋和光交换约定的地方,有比这更长的历史是必要的。
樋口 这其实是光平时徒步巡回看水母(水族馆)的路线啦。(※编注:东京天空树的墨田水族馆仍在营业中。东京塔在动画放映时也仍有东京塔水族馆存在。)
古川 不过实际上是不可能靠徒步抵达的距离呢(笑)。
樋口 虽然剧本里没有写明具体路线,但最终在分镜和背景里这些精彩内容都呈现了出来。第四话光与华恋的对话场景,是导演在很早的阶段就指示说“无论如何都想做出来”的场景。
樋口 这一段描绘的是随着(通过手机通话的)对话进展和时间飞逝,两个人的心的距离与物理距离都在渐行渐近。这个时候如果不把两个人巡回的地点具象化的话,就会感觉仅仅是漫无目的地游走而已。像是本以为是攀岩场的模糊照片其实是水母照片啦,这样不太成熟的点子也是有的,还有回来的时候要是带一个水母玩偶的话就很可爱呀,于是就变成这样了。
樋口 “这对话之间毫无关联啊”——被这样吐槽,我也有点受打击啦(笑)。
古川 本来要更好地传达出这段场景的背后想法的话,能再多做30秒就好了。不过,那就太长了呢(笑)。
樋口 已经加长了!剧本不就加了整整一页的台词嘛,追加了一些表情达意的元素哦。
古川 这是填上她们空白的12年的对话,并不是寥寥几句就可以概括的。如果一直在聊A part,那真正重要的对话还能表达出来吗?我觉得不行。另外在绘制动画画面的时候,如果总是近景1之间的切换同时一直在聊天的话,不会让人看腻吗?对话场景看起来是很简单,可角色的脸一直在画面中放得很大,而像拿起杯子喝茶这样的画面就要严格按透视来……这对于原画师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构图(笑)。要维持作画质量就很难办了呀。
另外,只在学校与宿舍之间往返的话,世界就显得太狭小了,所以想要出去转一圈,这也是插进了第四话的理由。我平时都是省略角色移动的场景的,于是这里就想借studio Pablo漂亮的美术表现来好好展现东京的街道。
古川 进入练习室、更换鞋子……想要细致表现这样的动作的话,得要老练的原画师多多费心才行。越是普通的动作、表演,如果没有作画精湛的人来负责的话,就会越发不自然。其实像出拳、飞踢和发光这种画面更容易糊弄过去啦(笑)。而像拿杯子这种日常动作谁都做过,如果画出来动态不自然的话就非常引人注目了,会给观众不好的观感。
正如你所说,对话场景的夸张化是有意为之,考虑到了角色的感情会通过身体的哪一部分动作流露出来。我们想要展现的是角色,所以会特别强调角色之间的关系性。这种意识在整个制作团队中是一种共识,即使我不说大家也会自发扩展角色,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特别像是中村老师的歌词,每次都给了我惊喜。
中村 非常感谢(笑)。
古川 Revue曲里也是,“努力去思考舞台少女们的心意将会如何交织,而我即是世上最能将之好好表现出来的人”,我感到中村老师是有这样自负的。
樋口 也有“中村老师是‘第十位舞台少女’”的说法呢。
古川 因为大叔们当不成舞台少女啦。
中村 非常感谢你能这么说,我会为不愧对这个称号而努力的。
樋口 Akiba总研之前对中村老师和小泉萌香老师做过访谈的吧。那篇访谈里,我也强烈感受到了小泉老师对中村老师抱有信赖和安心感。
古川 特别是在作品初创期,动画也好舞台也好都还没有成形,不得不在这样的情况下录制歌曲的时候,我想中村老师的存在给演员们的表演提供了参考来源。
中村 我也参加了剧本会议,不过与其说是站在创作的立场上,倒不如说是先把握住了正在创作中的角色和故事信息呢。在那种情况下,我自己也会产生诸如“华恋在这种时候会怎么做呢”这样的问题。因为我经历过在会议中一个个把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所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身为演员的她们会有怎样的疑问。
中村 是这样没错。然后在把信息重述转达给她们的过程中,我自己对工作内容的理解也一遍遍地在加深。
樋口 在舞台剧#1之前中村老师负责作词,在动画之前中村老师负责的是漫画《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Overture》的脚本写作。经由中村老师之手诞生的创作与表达,我想九位演员领悟到的很大一部分舞台少女的形象都是从中获得的。
古川 是第10位舞台少女,某种意义上也是第0位舞台少女呢。
古川 真的是拼着赶着工作到了最后一刻,还好按照日程安排顺利播送了。最后几话的制作对于现场的工作人员来说会成为印象非常深刻的经历吧(笑)。非常感谢各位奋战到了最后的工作人员。
之前说过,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她们九位会是谁呢?她们会怀抱着怎样的想法生存于世呢?我非常庆幸这样的思考与意识已经扎根于相关制作人员的心中。虽然我是导演,但感觉像是被舞台少女们引导着,挖掘出了深藏于自己内心的东西呢,真是不可思议的感觉。
樋口 就像是“舞台赋予了我们生存的意义”2的感觉啊。
樋口 通常来说剧本的部分都是最早完成的,像之前说到的补上第四话的台词呀、写在画面上的字幕呀、切入戏剧《Starlight》的开幕画面呀,导演都详细地作了要求然后交给我了呢。所以,感受到了现场的气氛,直到动画放送结束我和大家是一起抱着热情参加到作品制作中的。
樋口 以“奈奈的再演”为契机,从而对这部作品产生兴趣的人好像变多了,真的非常感谢大家。但是,那个设定仅仅只是为了塑造大场奈奈这个角色而设计的。所以与其说是超展开,不如说这是名为奈奈的舞台少女的故事,如果大家能感受到这一点的话我就很高兴了。
古川 这件事的话,其实我们也稍微有点担心(笑)。
樋口 导演在很早的阶段就告诉我了要在真矢×克洛回里放《Star Divine》,我就知道肯定能达到效果的。
古川 第十话里华恋与光赢了真矢与克洛迪娜的理由,由于我的能力不足感觉并没有表现得很充分,我觉得《Star Divine》这首强有力的歌曲在说服力上给予了很大的助力。奋战到最后的现场工作人员、还有歌曲的力量,以及中村老师的歌词。我觉得中村老师才能写出来的法语对白也是让这部影片能成立的部分。
樋口 华恋和光获胜的理由,我想可以归结为真矢的台词——“因为她们两个人一起星光闪耀了”。虽然第十一话、第十二话也有写到的部分,但是这个故事的主题,导演从一开始就宣言了,是“华恋与光的命运”。
中村 是的呀。我每一话都是准点待机观看的,还带标签发推,每一话都看了好几次。所以有的部分是以普通的观众视角来看的……站在制作人的角度就看不到那些部分了呢。
古川 真好呀(笑)。
中村 每次都“好厉害啊!”这样很自然就看进去了。写Revue曲的歌词的时候我会看好多遍分镜稿,做出来的影像完全不一样啊。第一次见识到了分镜变成影像的过程,像这样蜕变的过程每次看到都觉得深受感动。
古川 第五话《闪耀之所在》挺乱来的不是吗(笑)。
中村 非常可爱哦!
古川 做音响的时候也是,工作人员们都是一边笑一边工作的。这一话的分镜居然会搞成这样没想到吧?
中村 没想到呢(笑)。
古川 对我来说在还在剧本的时期就模模糊糊地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印象了,工作人员总说第五话是《百战百胜王》(※编注:1980年后半的传说级的综艺真人秀3)之类的,不过年轻的工作人员们都不知道《百战百胜王》了,感觉到了代沟。
樋口 在屋顶上跑的场景是(武之城拐角处的)“直布罗陀海峡”吧。
古川 对呀对呀!但是年轻人就很茫然呢。
樋口 我想着“啊啊,要解释一下消失的魔球(指投球中球掉进棒球盘的洞里消失,再出现叉球(Forkball)的特效)了呢”,结果导演直接解释“就是叭咔掉下来,叭咔一下”就完了(笑)。
中村 我也不知道来着,上网搜了一下就理解了,放送结束后还实际玩了一下(笑)。
古川 因为是比我还更老一点的年代的游戏呢。音响导演山田阳老师说过他有第一代棒球盘来着。从好的意义上说,第五话那种胡闹又有趣的一集也是必要的呢。
樋口 因为这是我唯一得到许可的搞笑回啦(笑)。
古川 要是一本正经地去写三角关系,效果就过于阴暗了嘛。
樋口 所以我决定干脆反过来做得波普(Pop)一点。有回旋1周以上,转动380°左右的狂气。
古川 而且,第五话Revue曲《恋之魔球》的歌词真的很好!
樋口 随着画面在对应的时机接上“迎来真昼(まひるになるよ)”真是太棒了。是台词、歌词与画面一起推到高潮的巧妙的设计啊,那一段。
古川 其实那是作画工作量的要求。门开了、人进来了、人坐下来,全画下来也太艰辛了。并且辛辛苦苦画完以后,有时还会导致片子的节奏变差。所以假设,“砰!”的声音就是这家伙开了门、超生气,能传达到这样的信息就行了。把无意义的段落放进去对我来说是NG的。当然,有的东西只能通过细致的描写在充分的时间内表达,需要根据作品或者主题斟酌取舍,不能一概而论。
古川 最大的原因是没有时长了,所以尽可能地删掉了。
在至少要介绍了一下九名角色的同时,还不得不表现出与一般学校不同的“舞台学校”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让大家感觉到“剑拔弩张”的气氛。
所以我决定最后做成音乐与影像的洪流,吸引被这股热力席卷淹没的观众下周继续观看。
但是第一话,一笔都没有浪费吗?我自己觉得还是有一些瑕疵的。
樋口 从第一话开始导演就一直跟我说“我要插入OP所以你得压缩一下。但是要压缩删减的话,为了使这部作品成立,必须尝试想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才行。这种尝试对于这部作品来说是必要的。”一类的话。
古川 当时看到樋口老师在剧本里写了“我进来了”,就觉得很棒啊。就是那种感觉。这就是夸张手法(Caricature,指写实漫画、讽刺画等里进行夸张绘画的技法)之类的。不仅表现出了学校的特别感,而且还包含了阿宅最喜欢的号码。阿宅很喜欢号码的哦!
樋口 听说要写字幕的,所以就想着这里我得有效利用起来。
古川 因为传达就是演出家的工作嘛。不过确实,第一话是动态非常丰富的一话。我擅长的反而是静态的描绘呢,就是第七话表现出来的那种。因为有意识地不使用动态,所以(作画)张数大概是1800张。虽然张数少了但并不会让人感觉出来,我比较擅长这样的演出。
古川 取决于是第几话。但是最终话这样豪华场面的展开恐怕有6000张左右吧。为了给中村老师说明,一般惯例30分钟的动画需要有3000张左右的作画。
中村 是这样呢。
古川 最近的话稍微增加了一些,换算成赛璐璐的话标准大概是4000到4500张的样子呢。有意识地增加了张数的集数是第三话和第八话,大概是6500多张。果然最多的还是画了兼用卡的第一话,有7000张到8000张呢。张数增加的话预算和时间也会水涨船高。另外还有渲染呢。
中村 渲染是什么?
樋口 是数字化的工作啦。
古川 把音乐数据化不就很花时间嘛。影像也是张数越多处理起来就越花时间,绘制影片的时间也必须留够。在濒临交片的时候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后篇待续)
(采访・撰文:中里キリ)
催更可以吗(
@A ?当然不可以,又不发工资